全城7x24小时免费上门,您的生活服务帮手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地板打蜡

魏建军警示汽车行业风险, 比亚迪负债近6000亿, 下一个会是谁

发布日期:2025-05-25 18:06:37 浏览:37375

“雷总亲自给你开车门”的背后,真的是“YYDS”,还是危机四伏?

最近,新能源汽车圈儿那是相当热闹,小米SU7发布会简直就是大型追星现场,雷军一句“遥遥领先”更是直接封神。但你细品,这“遥遥领先”的背后,真的是一片坦途吗?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的一句“汽车恒大”式危机,就像一盆冷水,瞬间给这火热的市场浇了个透心凉。这到底是杞人忧天,还是未雨绸缪?

说起“恒大式危机”,大家伙儿可能还记忆犹新。2023年9月28日,曾经风光无限的恒大汽车,因为资金链断裂,天津工厂直接停摆。当年恒大造车声势那叫一个浩大,结果呢?现在成了反面教材。魏建军这句“汽车恒大”,无疑是在提醒大家:别光顾着往前冲,也得看看脚下的路是不是平坦。

那么,现在新能源车企的“路况”到底咋样呢?咱先看看几家头部企业的“体检报告”。比亚迪,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领头羊,负债高达5954.6亿元,负债率77.9%。吉利汽车,负债5047亿元,负债率88%。奇瑞汽车,负债1749亿元,负债率更是高达88.64%,直接刷新了行业警戒线。长城汽车,自家的负债也不低1382.07亿元,62.2%的负债率。蔚来汽车,负债940亿元,资产负债率87%,风险系数直接拉满。赛力斯,负债816亿元,负债率87.38%。理想汽车,负债910亿元,56.1%负债率。小鹏汽车,负债514亿元,62.19%的负债率。

你瞅瞅这数据,是不是有点吓人?负债并不代表一定会出问题,关键还得看这些钱都花在哪儿了,能不能产生效益。但从财务健康的角度来看,蔚来、奇瑞、赛力斯这三家负债率超过85%的企业,确实需要格外小心。

比亚迪,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冠军,这几年赚的盆满钵满。2023年净利润达到300.4亿元,同比增长80.7%。但你品你细品,比亚迪的野心可不止于此。为了保持市场领先地位,比亚迪必须不断投入巨额资金进行研发和产能扩张。比如,比亚迪在各地疯狂圈地建厂,每个工厂的投资都是天文数字。这些投资能不能带来预期的回报,还是个未知数。再加上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,比亚迪的盈利空间也在不断被压缩。这种盈利与扩张之间的矛盾,就像一把双刃剑,用得好能开疆拓土,用不好可能伤及自身。

除了自身的经营状况,外部环境的变化也给新能源车企带来了不小的压力。以前,地方政府为了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,那是各种补贴拿到手软。现在呢?补贴逐渐退坡,政府开始转向提供税收优惠、土地支持等间接支持。这对于那些习惯了“输血”的企业来说,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。

更要命的是,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波动剧烈。这动力电池,可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,成本占了整车的三分之一到一半。这几年,锂、钴、镍等电池原材料价格像坐过山车一样,一会儿涨上天,一会儿跌入谷底,搞得车企们也是心惊胆战。成本控制不好,利润就没了,现金流也就断了。

说白了,魏建军的预警,并不是危言耸听。早在2023年4月上海车展期间,他就公开表示,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“内卷”严重,大家都在拼营销、拼价格,却忽视了技术创新和长期发展。魏建军呼吁行业回归理性,加强核心技术研发,避免陷入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陷阱。现在看来,他的话简直就是“神预言”。

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,就像一场马拉松。起跑的时候,大家都卯足了劲往前冲。但跑到一半,有些人可能就体力不支了,有些人可能迷失了方向。只有那些坚持技术创新、注重成本控制、稳扎稳打的企业,才能跑到最后。

雷军的小米汽车固然风光无限,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,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。谁会是下一个倒下的“恒大汽车”?谁又能突出重围,笑到最后?

这,真不好说。